成绩好的孩子不是天生就成绩好,成绩不好的孩子亦然。每个家长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却不知“别人家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如果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一定要重视!
01。听课效率低 都是无用功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都是在校园内,如果孩子在学校听课的效率低,一定会影响成绩。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上课开小差、走神的问题,所以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这样做
①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心不二用,在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
②按时段制定学习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去完成学习任务。
③做作业时,尽量保持好的学习环境,不要有任何事情干扰到孩子。
④要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02。没有学习规划,效率低下
孩子自己可能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往往是哪一门学科简单或者是感兴趣就先做哪一门,不感兴趣的就一直拖着。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最好包括每日计划、每周计划、每学期计划三个部分。
03。做题不独立 总是要翻书
可能很多孩子都存在着做题事有模棱两可、不确定的情况,往往他们都会习惯于去翻书找例题或者类似公式。这就导致了孩子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还可以,但是一考试成绩就不理想。这是因为知识点还不够熟练。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即使有不确定的要翻书,也要及时把公式背熟,争取下次能做到“闭卷”答题。
04。只埋头刷题 没有归纳整理
很多家长可能给孩子买了许多练习册、试卷,孩子每天都在做不同的试卷但是成绩并没有提高。那是因为孩子只顾埋头做题,没有及时整理错题。只顾量而不注重实际效果,结果也往往会不甚理想。因此,在孩子做题的同时,也要保证错题及时整改、收纳,搞懂整个知识点,避免犯重复的错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只有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孩子学的轻松、学的开心,成绩也提高的快。所以,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来督促孩子学习,而不是一味的注重量而不注重实际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