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在网上看过一个很搞笑的视频《妈妈之歌》,真是喜感,戳中很多年轻妈妈的痛点。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
     
        你就这样穿着出门吗?你的书你的午饭你的作业呢?
     
        拿外套戴手套,还有围巾和帽子!别忘了!你有猫要喂!……”
     
        大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着急上火,不停地催促着孩子:“快点!快点!”
     
        孩子却不以为意,不紧不慢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还给你来一个“回眸一笑”,此刻咱们的心情就跟那“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一样一样的。
     
        一位有过多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这么说:“孩子的慢吞吞,都是你催出来的。”
     
        琳子是全职妈妈,儿子进入三年级后,作业变多,压力变大。
     
        她给孩子的日程安排得很满,放学后写作业、吃饭、练琴、做自己布置的题目......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她儿子头脑聪明、接受能力好,但有时候难免磨蹭。
     
        可琳子是个急性子,总是催孩子“快点!快点!”。
     
        可这孩子动作反而越来越慢,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
     
        曾经有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这样总结:
     
        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是训练出来的。
     
        爸妈在一旁反复催了之后,基本上孩子的行为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也是。
     
        或许爸妈放平心态停止催促,才是引导孩子的最佳姿态。
     
        在爸妈长时间的催促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该不该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数和发火的程度来判断该不该起床。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孩子总是越催越慢,可以从心理学的三个维度来解释:
     
        催促打乱了孩子的内在秩序,自律性变差
     
        家长不断催促,本质上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
     
        被控制后的孩子,自我功能被剥削,他只能通过延长时间来确认自我范围。
     
        孩子内心会有一种自己的领地被侵占了的感觉,用拖延来寻找自我。
     
        在家长的不断催促下,不但会使孩子失去自我,他的自尊水平也在降低。
     
        而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今后的自律性。
     
        孩子拖延症,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现。
     
        催促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总是催促孩子,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慢。渐渐地就会形成心理定型:我是“需要被催促的”,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家长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孩子就会给自己有怎样的自我定位,当然就会有怎样的外在表现。
     
        这一切来源于家长对孩子是否完全信任,以及家长内心的安定和从容。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催促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本来很喜欢做某件事,却被逼迫着去把这件事赶紧做完,一切美好的体验都没有了,甚至对这件事产生讨厌的情绪。
     
        对孩子来说,我们的催促就是“逼迫”,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他用拖延来表示抗拒——“我就不快,我就不快!”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想要彻底解决孩子的拖延症,还是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
     
        让孩子独立处理事情,自己承担事情后果
     
        比如跟孩子约定晚上写作业结束的时间,过了时间就不要写了,孩子有过一次不交作业被老师批评,他一定会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跟孩子约定时间,提高效率。
     
        尝到快的“甜头”
     
        记功不记过。孩子做得好的进行鼓励,如果有什么过错不去着重强调,反复提及。
     
        孩子利索地做完一件事后,大人夸张地表扬一下,能起到很好的正面强化作用。
     
        给孩子设立记功簿,如果孩子做一件事又快又好,就在本子上画上小红花,后面写上——“今天练琴只用了四十分钟就练会了”“今天晚饭之前就把作业写完了”。
     
        记功簿中的一朵朵小红花,无比珍贵,可以协助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
     
        看着记功簿中的小红花,信心满满,也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快”。
     
        当孩子有过多次“快”的体验后,尝到些快的“甜头”,慢慢地“快”习惯也会养成。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做个“懒惰”的妈妈
     
        过于勤快的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安排,恨不得手里拿着鞭子抽着向前奔跑。
     
        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舒悦,曾经在节目中提过,自己上学时,爸妈从来不叫他起床,给他一个闹钟,自己起床,他迟到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晚起过。
     
        试着“懒惰”些,孩子自己的路要自己走,陪得了一时,也陪不了一世。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22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