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这3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尤其是最后一种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李玫瑾教授曾经对孩子被欺负这个话题有过直接而简单的解答:“孩子在学校挨打了,一定要还回去。”
     
      这一条也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
     
      在孩子被欺负的时候能够及时反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孩子进一步受伤害。
     
      如果孩子足够幸运,对方能够在吃到亏的时候及时收手,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幸遇到一个打不过的,受伤的又会是谁呢?
     
      即便是打赢了,怕是在孩子心目中也会留下“拳头即正义”的印象,渐渐有了暴力倾向。
     
      作为家长,既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因为被欺负而动手打别人。
     
      那么容易被欺负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
     
      追本溯源,我们总结了大概三类家庭,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
     
      领导型家庭,让孩子丢了自决力
     
      自决力是孩子走进社会最为必要的能力。
     
      有这样一种家长,在家里把孩子当下属,自己当领导。
     
      孩子的大事小事都要掌控,导致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变成长不大的小孩,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自己解决的能力。
     
      这样的孩子容易被他人认为欺负一下也不会付出太多代价。
     
      《以家人之名》正在热播,乖乖女齐明月出场就是被人欺负:
     
    这3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尤其是最后一种
     
      两个小混混碰瓷齐明月,胆小怕事的齐明月顿时没了注意,差点就上当凑钱了事,幸亏碰到李尖尖和两个哥哥前来“见义勇为”,才没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为何遇事如此畏畏缩缩?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她的父母:
     
      齐明月从小有个领导型母亲,从吃饭穿衣到最后工作志愿,母亲都全盘控制,稍不如意就恶语相向。
     
      齐明月买衣服要买妈妈指定的颜色,点菜要点妈妈定好的菜式,甚至最后的工作也要选妈妈安排的工作。
     
      齐明月最后忍无可忍,高考的时候故意少填一张答题卡,用自己的前途去反抗妈妈的强势。
     
    这3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尤其是最后一种
     
      作家武志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说: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而不幸的家庭,都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
     
      小时候被控制得没有试错机会,长大了就拿命运做赌注。
     
      被人欺负尚且能讨回公道,可是被命运欺负,一辈子只能自食恶果。
     
      仆人型家庭:让孩子丢了规则感
     
      还有一种父母,什么都听孩子的,看似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实际上是纵得孩子丢失了规则感,在面对处处是规则的社会,就难免被人欺负。
     
      还记得两年前在公交车上被暴打的7岁男孩吗?
     
    这3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尤其是最后一种
     
      一男孩放学后独自坐公交车回家,对着一名陌生男子连连挑衅,不停地踢男子的手。
     
      没想到被踢男子也不是善茬, 他抓住男孩的衣领就是一个背摔,又对着男孩的脸连踹了好几脚。
     
      直到后座的乘客赶来阻止才肯罢休。
     
      暴打一个小孩本是不对的,但是网友们却一阵叫好。
     
      纷纷表示“家长不教训,自然有人替你教训”。
     
      在家里无法无天惯了,就觉得四海之内皆“我妈”,人人都要惯着自己。
     
      殊不知社会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好性子,当“熊孩子”遇上“熊大人”,受欺负的就是孩子自己。
     
      《知否》中顾廷烨的继母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爵位,对顾廷烨施行“慈母多败儿”政策,把顾廷烨惯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性格:
     
      先是妄议朝政断送了科举之路;
     
      后又先娶外室断送了大好姻缘;
     
      最后跟父亲吵架,当场将父亲气死。
     
      还以为继母能继续袒护自己,谁知往日和蔼的继母突然翻脸,指责顾廷烨“顽劣不堪”。
     
      把他赶出家门,顾廷烨这才反应过来:“姑息养奸”是他这辈子中的最大的圈套。
     
    这3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尤其是最后一种
     
      作家毛姆曾写道:
     
      年轻人在成长中被寄予厚望,童话和幻想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而这些都让他无法适应现实生活。
     
      而他之所以会落到这步田地,都要怪他身边那些半瓶子醋:母亲、保姆、教师,他们全都对他呵护溺爱,无微不至。
     
      仆人型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认为不用遵守规则也能获得想要的一切,可一旦出了社会,当惯了“山大王”的孩子往往被欺负的几率更大。
     
      仇人型家庭:让孩子丢了爱人的能力
     
      哈医大曾做过一场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
     
      他们通过对3300多名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和问题进行调查后发现:
     
      父母不吵架的家庭中,孩子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检出率为8.8%;
     
      而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人际关系敏感问题检出率高达20.4%,远高于不吵架家庭中的孩子。
     
      吵架的父母,把日子过成了仇人。他们关系紧张,且互相贬损。
     
      动不动就爆发的家庭内战会让毫无准备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变得敏感内向。
     
      他们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对人际关系持消极态度,在交往中会出现敏感,不自在,自卑,退缩等,从而更容易被人欺负。
     
      作家池莉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可为了孩子一直勉强维持着,原以为是在保护孩子,却不想孩子因此变得更加敏感。
     
      有一次池莉与丈夫吵架,拒绝了孩子想要一起玩游戏的请求,可孩子却不声不响,自己默默离开,一个人回了房间。
     
      当事后池莉想跟孩子谈谈的时候,什么都没开始说,孩子的眼泪已经止不住的流了。
     
      夫妻是家庭的建筑师,父母恩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温暖的巢,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家庭是孩子体验社会关系和培养社会交往自信中不可忽视的场所。
     
      父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是否具备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个领导型家庭,让孩子从小没有主见,胆小怕事,受人欺负;
     
      一个仆人型家庭,让孩子漠视社会规则,无法无天,被人反制;
     
      一个仇人型家庭,让孩子丢掉了安全感,无法爱人,社交敏感。
     
      孩子容易被欺负,大多出于这三种不健康的家庭模式。这对孩子是一生不可逆的伤害。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希望每个家长,即便是再忙,都要花点时间审视自己,用心陪伴,用爱相随,给孩子一个温暖美好的家庭,一个足够健康的成长环境。
     
      未来的路,即便有风有雨,家是孩子结实而坚韧的后盾。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22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