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托管机构:如何让孩子获得内驱力

    德西效应
    不适当的物质奖励,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组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实验证明:
    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日常的家庭教育用德西效应来理解就是: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
    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一味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
    《奖励的惩罚》的作者,也曾分享过外在奖励会消除孩子内驱力的经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无果后,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
    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
    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来踢球了。
    在这个故事中,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在诱因“为得到美分而玩”。
    而当外在诱因消失或停止时,孩子就会停止原来的行为。
    比如,当我们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不再主动做家务了;
    当我们停止奖励他写作业、练钢琴,他就越来越消极怠工了......
    我们给孩子物质奖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奖金的激励效应是有限的。
    物质奖励有时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做家务、写作业、练琴,但可能无法唤起他内心对事情的认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还得从激发他的“内驱力”入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22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