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像养花,需要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曾经有一位妈妈带着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来到我家。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托管机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技巧,托管家校沟通,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高,比你漂亮,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很着急,现在觉得很自豪。”
教育最怕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完全撒手不管;另一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长,而非花的本来木有和需求,只有默默耕耘,才有静待花开的机会。
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要给孩子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地,静心观察花的种类,再以此选择耕耘方式,再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
适合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现在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托管机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技巧,托管家校沟通,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性。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定论,说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托管机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技巧,托管家校沟通,
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
从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托管机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技巧,托管家校沟通,
这些名校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分左右的孩子,我们一样要把他们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