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上课听懂了,下课会做了, 偏偏考试的时候出错了!原因在哪里?


    上课听懂了,下课会做了,考试出错了

    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多出现在理科学科上。特别是数学学科。为什么平时能听懂也会做,但是一上考场就耸了呢?这是因为:
    1、上课听懂了——从已知的结果推导出整个思路,比凭空产生思路容易。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接受”远远比“产生”容易的多。
    “听懂了”容易,因为老师讲的是普通话,甚至是学生生源地的方言,听众易懂,再加上老师们大都会采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等等的教学艺术,听懂不是难事,因此学生和老师首先都要确信一点——没有听不懂的学生。
    “听懂而不会”是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是思维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
    思维上的欠缺指的是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不足,不善于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一听就懂,但是光听而不改变被动灌输的特性,是不会进步的。
    2、下课会做了——充其量反映出听众的模仿能力合格。
    课下会做了,其实是受众自身的短期记忆与天生的模仿能力所决定的,只要听懂了,就能模仿老师的典例进行自我练习,也会从中体会到某种成就。
    说的再通俗点:马戏团里的动物们都能在听懂口令的前提下模仿“动作”、“识别”、“演算”等。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无数次训练的结果,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模仿不是人类的专利,更不能因此妄自足满而不求甚解。
    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也是自我盲目自信的祸源,很多学生以为自己会做几个题、做对几个题就自我膨胀,盲目高估自己、而不能清醒。忘记了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3、考场出错了——考试不会只是卡在某个步骤,由于考场环境,容易钻牛角尖。
    其实很多人发现,题目其实都见过,知识点都会,题不会做,往往只是卡在某一步骤。
    只要这一步骤通顺了,后面都会做,这也是大家听得懂但是不会做的原因。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做题时容易只朝一个方向去思考,钻了牛角,导致不会做。
    4、考场出错了——平时比较“淡定”,思考多方面,尝试多角度,思路比较开阔。而上了考场后,缺乏应变能力。
    平时做题时参考讯息比较多,或者时间较多,没有压力,故而做题时头脑较为冷静,不自觉的会从题目出发,而考试时候,还仅用知识点去套用,没有真正领会知识的精髓、缺乏灵活性,生搬硬套、步入死局。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其实并不难,就是要主动思考,积极动手,改变观念。平时多思考试题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多花费一些时间“看”题,看每个步骤之间的思维转变,步骤与步骤之间是如何产生推导的。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什么。
    还有学会逆向推导的思维:要想获得什么结论,前提条件是什么。
    要想解决听懂不会做的问题,就得明白原因,要想解决这些“原因”,我们应该要始终本着从题目出发,思考题目的问题和条件,而不是凭空套用题目。

    教育专家的对策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的成为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在“听中学、练中学、讲中学”,要通过学生动手、动口促进学生动脑、动心。
    要让学生眼睛观、耳朵听、动口说、亲手算、心脑动。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讲”中来,教师要讲,学生更要讲,也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教的思考与成就的快乐。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22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