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跟孩子谈条件,不如划底线

    在育儿过程中,很多父母面对顽皮的孩子,总会不自觉地选择 “谈条件” 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
    孩子哭闹不止,就用糖果、玩具哄着;孩子不愿写作业,就承诺完成后能玩游戏。
    看似是奖励,实则是一场交易。
    这种方法之所以被频繁使用,是因为它能快速生效,让孩子听话,可图一时省事,却可能带来无穷后患。

    频繁 “交易”,后患无穷

    模糊孩子是非观
    以火锅店的孩子为例,孩子在火锅店内乱跑,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人对己不安全、打扰他人就餐、给服务员造成困扰。
    可如果母亲只是用 “看电影” 来让孩子安静,却不解释行为不妥之处,孩子就无法明白自己错在哪,下次还会再犯。
    更严重的是,孩子无法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同理心缺失,还可能借此与家长叫板,甚至变本加厉。
    还有些家长经常失信于孩子,答应的奖励不兑现,长此以往,不仅在孩子心中失去威信,还会让孩子对世界产生不信任感。
    让孩子变得 “狡猾”
    孩子非常聪明,在家庭中通过试探能迅速摸清每个人的底线。
    老人在公共场合怕孩子撒泼丢人,往往会满足孩子要糖要玩具的要求,孩子就学会了用这种方式 “交换” 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在爸爸面前,孩子却可能很懂事,在学校也能遵守纪律。
    这是因为孩子知道不同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不同,会根据预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看脸看脾气行事,变得越来越 “狡猾”。
    破坏孩子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个体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无需外力推动。
    就像纪录片中的大宝,父母为促进她和二宝的关系,推出 “陪妹妹玩十分钟奖励十分钟 iPad 时间” 的制度,起初大宝很积极,可时间一长,她就把陪妹妹当成获取电子产品时间的无奈之举,对陪妹妹这件事越来越反感。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过度使用交换或奖励,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享受感,破坏内部动机。
     
    谈条件不如划底线

    如今的孩子不能靠哄骗应付,欺骗孩子只会让问题越积越深。
    当孩子与家长意见冲突或行为妨碍他人时,与其谈条件,不如帮孩子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底线。
    划出看得见的底线:很多家长困惑孩子不执行规则,原因在于规则太多且经常变化。
    孩子会觉得规则并非绝对,遵不遵守无所谓,甚至会激起他们的挑战欲。
    家长应邀请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规则要少而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朋友给孩子定的大规则是 “一不能影响自身安全,二不能妨碍别人利益”,在这两条规则下,孩子可以自由探索世界,这样简单清晰的规则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家长以身作则:想要培养有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从内心尊重万物,感恩他人善意。
    有些家长在公共场合对服务员百般挑剔,随意浪费食物,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这些行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家长要争取自己先行一步,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因为孩子会敏锐地感知并回馈家长的付出。


    条件,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只能解一时之急;而理解、耐心、爱和信赖,才是滋养孩子灵魂的养分。
    育儿之路,需要家长摒弃谈条件的简单做法,用更智慧、更温暖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 。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280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