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想让孩子学习高度自律,父母先 “管住嘴”

    孩子开学后,每天辅导作业,成了父母耐心的 “试金石”。
     
    放学回家,不少孩子像换了个人,父母心平气和地催促,他们无动于衷;只有疾言厉色、大发雷霆,孩子才慢悠悠地拿出课本。
     
    有的妈妈无奈吐槽:“儿子非得等我下班,才肯开始写作业。” 
     
    这是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的通病:没大人催,就不会主动学习。
     
    父母不禁疑惑:“为啥别人家孩子写作业不用催,我家却得软硬兼施,孩子才肯动笔?”
     
    其实,想让孩子自觉写作业,靠 “催” 和 “骂” 没用,反而要 “管住嘴”。说得太多,恰恰是破坏孩子自觉性的 “元凶”。
     
     

    管不住嘴,孩子只会越来越依赖你的提醒

     
    在作业问题上,父母管不住嘴,孩子容易产生惰性,形成依赖心理。
     
    很多小孩习惯根据父母音量大小,判断事情的紧急程度。
     
    曾见过朋友催孩子写作业,孩子在沙发上玩手机,朋友反复催促,从好言相劝到愤怒威胁,孩子却不为所动,直到最后通牒,才不情不愿地起身。
     
    孩子把作业责任转嫁给妈妈,觉得反正妈妈会提醒,不催就不着急,心安理得地等着被安排。
     
    之前有个短视频,妈妈为治女儿磨蹭,故意比女儿还不慌不忙,这下孩子急了,反过来催妈妈。
     
    这方法虽不科学,但核心思路值得借鉴:学习是孩子的责任,父母只能支持,拖拉后果要孩子自己承担。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 “课题分离”,大人和孩子各有责任,父母管得太多,孩子就难以学会对自己负责。
     
     

    管不住嘴,容易激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抗

     
    某档综艺里,一位妈妈从回家到孩子完成作业,每隔十几分钟就催一次。
     
    孩子呢,坐在椅子上晃悠,玩手指、玩尺子、切橡皮、发呆,妈妈越催,孩子越慢。
     
    孩子的 “慢” 是一种隐形攻击,不直接表达愤怒,而是用被动、隐蔽的方式反抗大人的控制。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墨菲在《隐形攻击》中定义:关系中弱势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累积的愤怒。
     
    强势、严格的家长,最容易让孩子用 “隐形攻击” 消极对待学习。
     
    被催、被吼后,孩子内心不服又不敢反抗,只能用磨蹭来对抗。
     
    比如,你让我快,我就偏慢;你让我学习,我就开小差。
     
    这种隐蔽反抗连孩子自己都可能意识不到。
     
    更糟糕的是,孩子习惯磨蹭后,会产生 “摆烂心态”,觉得自己就是磨蹭的小孩。
     
    孩子把精力都用来对抗父母,亲子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学习自律更无从谈起。靠唠叨、催促和吼叫,根本培养不出孩子的自律。
     
     

    管不住嘴,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

     
    父母管不住嘴,不仅是 “说得太多”,还在于 “说得难听”。
     
    有网友留言,小时候写作业,写错一个笔画,就被妈妈揪耳朵数落。
     
    有些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像监视器一样,孩子写一个字,就挑一个毛病,甚至拍桌子、发脾气、骂孩子 “笨”“没记性”。
     
    孩子全程战战兢兢,学习思路被打断,对作业越来越反感,觉得自己不行。
     
    在这种粗暴辅导下,学习带给孩子的只有负面感受和压迫感,最终打击孩子的学习信心。
     
    曾有记者采访小学生,问想对辅导作业的爸爸妈妈说什么,孩子说:“我也想快点理解,希望你们别那么急,多理解我。” 
     
    辅导作业,是中年人的崩溃之源,也是孩子的噩梦。
     
    控制好情绪,是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必备的素养,虽难,但必须尝试。
     
     

    培养孩子的自律,家长要学会 “忍”

     
    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建立,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父母想在孩子学习路上少操心,不被辅导作业折磨,就得学会 “忍”,管住嘴。
     
    忍住包办和催促,把学习责任还给孩子:陪写作业时,要清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才是主角。
     
    父母不该全程紧盯、包办,而是多陪伴,告诉孩子:“写作业是你的责任,要对自己负责。” 
     
    忍住插手孩子错误、催促孩子速度、代替孩子做事的冲动,让孩子建立胜任感,这是自律的关键。
     
    少唠叨,多在习惯培养上下功夫:孩子自律的关键是从小培养好习惯,比如先完成紧急任务再玩耍,让孩子体验做事快的好处,做作业时远离分心物品。
     
    培养这些习惯,不用唠叨太多,坚守底线,孩子自然会尊重原则。
     
    忍住不去责怪孩子:小学阶段,孩子作业做不好,可能是能力或态度问题。
     
    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陪孩子面对,怕就怕失去耐心,用情绪化回应切断亲子间的爱,让孩子在学业上更痛苦。别因作业毁掉亲子关系,得不偿失。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
     
    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父母的爱与支持,才是孩子自律的真正起点。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22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