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相处的旅程中,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刻: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仿佛能触碰到你的“雷区”,让你忍不住心生烦躁,觉得孩子浑身都是毛病?
但你知道吗,很多时候,这并非孩子真的差,而是你的能量太低了。
同一孩子,不同视角的天壤之别
曾有这样一个亲子咨询案例。
在一次咨询里,孩子的妈妈去开会,爸爸先向咨询师讲述孩子前一天的情况。
在爸爸眼中,孩子问题多多:
吃饭时总是离开桌子到处溜达;玩游戏一兴奋就蹦蹦跳跳,全然不顾会影响楼下邻居;做完手工,长时间不收拾桌子;洗漱时都很晚了,还缠着要听故事。
爸爸觉得孩子调皮、顽劣、不听话,一点都不体谅父母。
然而,妈妈结束工作后,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描述:
孩子回家时很高兴,主动拥抱妈妈说“我好爱你”;吃饭虽离开过两三次,但没等提醒就自己回来了,相比之前进步显著,以前最多能离开七八次;玩游戏主要在沙发上跳,只是偶尔跳到地上;做手工时状态投入,作品细腻且有美感,完成后还主动去刷牙洗漱;
想听故事但爸妈没答应,也没生气就乖乖睡觉了,十分懂事。
同一个孩子,同样的事情,为何在不同人眼里差异如此之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折射。
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提出的“能量层级”理论指出:能量层级低的父母,内心被焦虑、内耗与烦躁充斥,心理能量不足,容易将负能量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总是挑剔、愤怒。
而能量层级高的父母,精神充实、身心愉悦,看待孩子时态度自然更加宽容、欣赏。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能量状态,往往决定了他们眼中孩子的模样。
家庭能量场影响下的孩子
综艺《超级育儿师》中有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儿子脾气暴躁、叛逆不听管教,经常大喊大叫,无奈之下向育儿师詹红红求助。
可育儿师在与男孩相处时惊讶地发现,男孩不仅有礼貌,还很好沟通。
经过仔细观察,育儿师发现问题出在妈妈身上。
平时和儿子相处,妈妈就像个“幽怨的妇人”,不是指责儿子不让人省心、不好好学习,就是埋怨丈夫不着家、不管事。
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男孩做什么都不对,说什么都会被骂,只能竖起浑身的刺反抗。
当育儿师提醒妈妈注意言行时,妈妈委屈落泪。
原来,妈妈因学历不高吃了很多苦,不想儿子重蹈覆辙,才对儿子高要求、高期待。
但工作一天后,还要做家务、管孩子,她实在没有多余能量稳定情绪、耐心引导儿子。
这位妈妈的状况,正是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
对自己生活不满意,就对孩子过高期待,总觉得孩子不够好、不够努力,不断放大问题。
自身能量低,缺乏积极心态和内在力量,就只看到孩子的问题,觉得孩子一无是处。
家庭教育指导师王杰曾说:同样是孩子把玩具散落一地,父母工作不顺回家,会忍不住怒火中烧对孩子咆哮;
但若是股票涨停心情很棒,却会觉得孩子淘气得可爱,忍不住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
这背后,孩子本身并未改变,改变的是父母的心境与能量。
所以,当你看孩子不顺眼时,不妨想想,真的是孩子满身问题,还是你只能看到孩子的问题。
提升能量,改变孩子命运
曾被评为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之一的贾容韬,在书中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他儿子步入高中后问题严重:上网成瘾、成绩倒数第一、多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那时,他对儿子没有耐心,不是严厉责备就是动手打骂,父子关系紧张。
儿子甚至负气离家,在网吧待了两天两夜。
痛苦万分的他,经过反思,决定放弃改造儿子,转而改变自己。
他关闭工厂,在儿子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空余时间就买书、看书、学习、思考。
两年里,他读了200多本书,写下80余万字读书笔记和教子心得,精神世界得到极大拓宽,内心能量显著提高。
再面对儿子的教育时,他思维变得积极,心态变得乐观。
儿子考试抄袭,他看到的是儿子的上进心;儿子沉迷游戏,他理解儿子对认可与归属感的需求;儿子骑车撞人,他给予理解与共情。
最终,在他无条件接纳、尊重、鼓励与认可的氛围中,儿子戒除网瘾,勤奋学习,成功考入重点大学。
正如那句话所说:没有满身缺点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
想要养出内心富足、积极向上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让自己保持较高的能量。
父母能量层级越高,越能全面看待孩子,激活孩子内心的能量,为孩子注入温暖的人生底色。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先有能量后有爱,爱才会变成营养。”
教育孩子,父母千万不能用负能量去担心、焦虑,而要用正能量去相信、显化。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经常保持高能量层级呢?
天补:到大自然中汲取能量
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的陈美龄,曾在书中自述,有段时间她只能一边忙工作一边带三个小孩。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尽管生活疲惫艰辛,她却很少对孩子发火,总是以笑容和充沛能量面对孩子。
她的秘诀是:每天回家前,特意在外面吹吹风、赏赏花,调整情绪。
马德里大学和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联合研究发现,仅仅观看自然景观,就能加速缓解焦虑和精神疲劳。
父母常因各种压力陷入负面情绪,当感觉自己深陷负能量时,回家前不妨到楼下公园小憩:看看日落,听听蝉鸣鸟叫,闻闻花草清香,一天的疲惫与烦恼便会烟消云散。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天地自然能量,是疗愈身心最好的良药。
自补: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身心疲惫时,睡一觉、运动片刻、享受一顿美餐,就能重新充满能量。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我们的生命能量场分为睡眠能量、运动能量和情绪能量。
睡眠是精力源泉,能补充消耗的能量;
运动可减轻压力和焦虑,带来好心情与健康身体;
吃美食、阅读书籍、看电影、逛街,也是父母自我充电、焕发活力的好方式。
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偶尔给自己放个小假,做这些能让身心愉悦的事。
心情好了,内心自然能生出无限动力和能量。
人补:多靠近正能量的人
博主@林嘻嘻在儿子小学时,喜欢和一群朋友打电话发牢骚、抱怨诉苦,结果自己负能量满满,儿子也变得消极悲观。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后来她意识到错误,远离“负能量伙伴”,向积极乐观的朋友请教育儿之道,关注正能量博主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渐渐地,她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改变,认知水平提升,情绪更加稳定,能更客观地理解和对待孩子。
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能量,与负能量的人相处会被吸食能量,接近正能量的人才能不断被赋能。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父母要提高能量层级,就要多与高能量的人深交,让自己更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很认同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宿命,你的认知和行为决定了孩子未来会拥有怎样的人生。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从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消耗孩子的成长能量。
而是用心滋养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较高的能量,从而为孩子续航,为家庭扬帆。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