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本质上是孩子放弃理性、放纵欲望,既主观上不愿自我约束,客观上又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古人云 “处事不分轻重,非丈夫也”,孩子若长期任意妄为、控制不住情绪,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还可能在未来付出沉重代价。
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教会孩子克制与分寸感。想要帮孩子戒掉任性,家长可从 “敬畏、秩序、服从、规矩、法纪” 五个维度入手,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敬畏:心中有尺,行有所止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敬畏是对万事万物的尊重与珍视,是内心的道德标尺。让孩子懂得敬畏伦理道德、法律规则、生命自然,才能在行事时守住底线,不肆意妄为。
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中,当事人无视园区警示,最终酿成悲剧;高铁 “扒车门” 事件里,女子为等丈夫漠视公共规则,影响整车人行程。这些案例都在警示:缺乏敬畏之心的人,终将被规则惩罚。规则看似约束自由,实则是保护自己的盔甲 —— 遵守它,能避开潜在风险;违背它,可能招致灾祸。
家长要从小给孩子渗透敬畏意识:过马路时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逛动物园时讲解园区规定的意义,对待动植物时传递生命平等的观念。当孩子心中有了敬畏,就会牢记 “慎独” 二字,在无人监督时也能坚守原则,用道德和规则约束自己,坦坦荡荡做人做事。
秩序:内在自律,外在和谐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描述过无序的可怕:没有秩序的社会,人们会陷入暴力、贫困与恐惧,文明将不复存在。秩序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更是个人自律的体现 —— 它意味着自我控制,能让人在集体中和谐共处,也能让资源得到公平高效的利用。
观察蚂蚁过稻草的场景便知,数百只蚂蚁相向而行却从不混乱,遇到同伴时会主动侧身避让,重复数百次也不抱怨。这种天然的秩序感,恰恰是很多孩子缺失的:公共场所插队、车辆乱停乱放、课堂上随意插话,都是秩序感失守的表现。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可从生活小事做起:购物时排队付款,过马路时走斑马线,玩具玩完后归位,制定每日作息表并严格执行。这些行为能让孩子明白,“先来后到”“各就其位” 不是束缚,而是让生活更顺畅的保障。当内心的秩序感形成,孩子就不会仅凭情绪做事,任性自然会减少。
服从:懂得取舍,方能有所得
清代袁枚的《所见》藏着教育智慧:牧童骑牛高歌时自由自在,可当他想要捕捉鸣蝉,便立刻闭口站立 —— 想要达成目标,就得放弃部分自由,遵守 “不惊吓猎物” 的隐性规则。这正是 “有舍才有得” 的道理,服从规则不是失去自由,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
孩子进入校园后,需要服从校纪班规:课上不能随意说话,要认真听讲;课后要按时完成作业,不能只顾玩耍。这种服从不是盲目听从,而是明白 “想要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就必须有所约束”。家长要让孩子理解,服从合理的规则和权威,是融入集体、获得成长的前提。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作为孩子心中的权威,必须坚守正义底线,不能用强制命令替代合理引导,避免让 “服从” 变成 “洗脑”。只有基于尊重与道理的服从,才能让孩子真正认同规则,主动约束自己。
规矩:无规不成圆,任性的 “克星”
“规” 与 “矩” 本义是画方圆的工具,引申为人人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提出,建立规则可通过约束、训诫、引导等多种方式,而规矩正是任性的 “克星”—— 它能通过外在约束,让孩子逐渐养成内在自律。
《西游记》中,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才收敛野性,最终修成正果。这道 “紧箍咒”,就是成长路上的规矩。家长给孩子立规矩时,要做到清晰具体、前后一致:比如规定 “每天只能看 30 分钟动画片”“写完作业才能玩玩具”,并严格执行。
立规矩不是压制孩子,而是帮他们建立边界感。当孩子知道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不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哭闹任性。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先遵守家庭规则和社会规范,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约束。
法纪:他律兜底,自律生根
“智者自律,愚者他律”,没有孩子天生就会自律,自律往往是在长期的他律中逐渐内化为行为准则的。法纪作为最底线的规则,是任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孩子自我约束失效时,法纪会起到兜底作用,让其为错误行为承担责任。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法纪不是遥远的条文,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打人骂人可能侵犯他人权益,偷拿东西属于违法行为,破坏公共设施要承担赔偿责任。从小给孩子普及基础法律知识,让他们知道 “凡事皆有后果”,就不会轻易突破底线。
培养孩子的法纪意识,更要注重日常引导: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引导他们用合理方式解决,而不是动手打人;当孩子想占小便宜时,提醒他们坚守诚信底线。通过一次次小事的积累,让孩子从 “被别人管” 变成 “自己管自己”,真正养成自律的习惯。
写在最后
孩子的任性不是天生的,戒掉任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敬畏让孩子心中有尺,秩序让孩子行为有章,服从让孩子懂得取舍,规矩让孩子边界清晰,法纪让孩子底线牢固。这五个核心素养相互支撑,能帮孩子慢慢学会自我约束,摆脱任性的困扰。
家长要记住,教育的关键不是压制孩子的天性,而是用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当孩子内心有敬畏、行为守秩序、做事懂规矩,自然能成长为情绪稳定、有分寸感的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分享给你哦,我们也会开展家庭教育的直播,欢迎您前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