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实力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
好的教研会带动好的教学和服务,然而有的机构感觉自己机构太小,不知道要不要教研。
其实每一位教师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途径是支持、鼓励和组织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
那如何开展教研呢?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三方面内容:
1。 如何选拔教研员
2。 教研活动原则
3。 教研的基本流程
1。 如何选拔教研人员?
首先要选拔机构里授课能力强的老师。
如果选拔的是能力一般的老师,将无法进行有效听评课,无法做到辅助其他老师能力提升,没有更好的方法和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就无法达成教研的目的
其次是优秀教师组成教研组。
因为他们是对学校所有的授课的体系,授课的逻辑以及学生的情况把握是最清晰的。
最后是邀请公校老师进行监督把关。
因为公立学校老师对政策的解读,学情的分析,课堂的把控有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分享给机构的老师。
2。 教研活动原则
教研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
① 知识延续性原则
老师一定要知道学生未来考试中会考什么,只有对考点了如指掌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教研产品的设计教学。
② 知识关联性原则
比如老师要知道本阶段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是哪些,易错的题型是哪些,并且在教研时重点关注这一块儿,或者一个知识点可以延伸成多种题型。做教研的老师就要清楚地知道它通常以什么样的题型呈现,是基础题、填空题、阅读题、还是写作题等。
③ 教研工作一定要注意化繁为简
老师在教研时一定要善找规律,归纳总结。不要把课程越讲越复杂,要让学生感觉学习你的课程很简单,且有效。
3。 教研活动基本流程
很多校长不清晰教研流程,觉得把老师集中要一起就是教研,其实不然,做好教研的步骤如下:
① 确立教研主题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立足于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探索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因此,要事先根据形势以及教师实际能力确立学校教研的议题,最好每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
② 准备研究课
一定要把相关的老师优秀教研组的组员全部都叫在一起,大家一起对课题进行研究。
③ 展开讨论
组织者与参与者评课,讨论时,提倡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千万不能是一言堂,在探讨的话题也要符合主题,不能太过于发散。
④ 综合总结
要把本次教研活动提出的意见、建议、授课逻辑等形成文字总结,检查无误后发到所有老师手里,形成教学行为的指导要求。
在教材研发方面,也是按以上流程,确定教研内容、制定教研计划……根据分工,研究课程,编写教材总结。
做好教研,可以让教师在授课之外,找到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向,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另外能够快速地通过教研手段培养老师,让教师更深层次的对课程有所了解,所以教研对于机构的有着长远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