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职工、做生意的家庭俨然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而这些家庭的孩子们中午就餐就成了问题,很多家长也都因为工作忙而没有办法接送孩子,“小饭桌”也正是因此而诞生的。有人能够安全的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让孩子中午有地方吃饭午休,下午还能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孩子有了安全的去处,家长们也能安心的工作。
这是一个有需求的市场,其实我们生活中每一个小学附近都有这样的“小饭桌”存在,甚至一些居民区里也是遍地开花。今年上四年级,过去一直是她接送孩子上下学,不仅自己累,孩子更累,尤其是午休时间,回家后孩子最多只能休息20分钟,而且有时再玩玩手机,根本休息不好。孩子主动向我提出,中午可以去‘小饭桌’休息、吃饭,相比让孩子中午自己出去乱跑,还不如找一个‘小饭桌’管一顿饭,还能有一个让孩子午休的地方。“小饭桌”是孩子一位同班同学介绍的,400元一个月。她当时并没有多了解,想到孩子年龄也大些了,自主能力强,而且和同班同学在一起,上下学也不用接送,给孩子提供干净的饭菜和休息的地方,她便放心了。送去“小饭桌”后,每天下午接孩子放学时她都会询问,“今天吃得怎么样,都有什么菜、休息的地方好不好……”然而,“小饭桌”提供的饭菜不错,常常换花样,大米、面条、家常菜等,有时还做包子、饺子,花样繁多,菜式基本每天不重样,而且“小饭桌”有个群,老师会将当天的饭菜发到群里。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市玉湖路的“小饭桌”,该“小饭桌”在一个小区的单元楼三层,是一套两居室,客厅内摆着三张餐桌,一年级午托的学生正在老师的辅导下写作业,两间卧室内分别放着大概一张可供7、8个孩子休息的大床。厨房还算干净,配有消毒柜,一名中年妇女在做饭和分餐。“我们是正规的“小饭桌”,现在可容纳15人,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现在已经住满了。”“小饭桌”的老师说,吃完午饭后,男生女生分开房间休息,并有一名老师看管,保证学生的午休质量。“小饭桌”分为午托和晚托班两种形式,都会安排专人接送孩子放学,午休后再送孩子去上学。晚托班的孩子在小饭桌吃晚饭,并由老师辅导完成作业后,等待家长过来接小孩回家。“小饭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听到自己带过的幼儿家长表示上小学后孩子中午没人看管,于是自己便萌发了办“小饭桌”的想法。“这些学生中大多是我之前在幼儿园带过的,也有一些是学生家长介绍过来的,基本不发愁招生。为了能辅导孩子做作业,我还考了小学教师资格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饭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小饭桌”的准入门槛较低,且大多分布在中小学校周边的居民区内,有的只是在门上挂个小牌子,有的甚至什么标识都没有。一些经营者随便租套居民房,这种隐形的经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小饭桌”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餐饮安全问题,还涉及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作为经营者,她建议相关部门将“小饭桌”专业化和规范化,设定准入门槛,建立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对“小饭桌”的监管空白领域尽快统一标准,加强管理,使其管理走上正规化,让一些不规范的“小饭桌”逐渐自然淘汰,使整个“小饭桌”市场变成一个有益于学生成长、家长放心的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