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行业作为校外教育体系的年轻一支,其在中国大陆萌芽的时间却并不晚,自改革开放全面开展以来,双职工家庭的大量出现激发了家长们托管孩子的需求。从宏观宽泛层面来讲,托管行业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小饭桌、托辅、托育”这三个大的阶段。
托管行业在真正成为一个有庞大规模的行业前,其“前世”就是校区邻里出现的“小饭桌”,2000年前的托管教育主要是以这种形式出现,它们也只是负责孩子的接送和餐食,为孩子提供做作业和休息的场所。
经过十年左右的萌芽发展后,由于学生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的加重,2000——2010年的托管教育在原来“小饭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作业辅导、素质培养的服务,并完成了行业的普及和升级。2007——2011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家长对于托管教育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一阶段无论是在操作主体、服务职能、托管设施、经营区位还是管理方式上,托管机构的水平都有了显着提升,为后来行业的繁荣奠定了发展基础。
2010至今,托管行业的教育属性不断增加,逐步出现了很多连锁的高端托育品牌,2012年“中国托管教育联盟”的成立和2014年后国家中央层面对托管行业的关注都意味着托管行业真正走向了繁荣。而目前的托管行业业内80%的机构仍处于托辅阶段,“小饭桌”也依然存在,只有10%——20%左右的机构达到了托育阶段,做到了从规范从业人员,选用专业人才,有着系统和精细化的服务,增设了社会实践、情绪认知、习惯养成、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托管行业虽然已经腾飞起步,但其面临的机会是与挑战并存的。随着80、90后父母成为育儿主体,家长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行业的入行标准和行业水平也水涨船高。托管学校的选址、定价、课程设置、教师招募等问题对于新入行的创业者来说并不简单,而选择加盟,跟随一个较为成熟的连锁托管品牌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规划和发展。另一方面从整个行业来看政府加强监管、规范行业,大型托管机构发挥领头引导作用才能让行业发展保持健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