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无论年龄、阶层,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使全民对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小初高、幼儿教育、文体培训、语言培训、职业教育几乎同时爆发。不少社会资金纷纷注入教培行业,甚至有人预言,教培行业将是下一片投资的热土。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目前教培行业的经营现状并不容乐观。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教育培训机构处于亏损状态,15%的教育培训机构处在彷徨状态,只有15%的教育培训机构是真正盈利的,其中利润率还下降了14%。这与股市“一盈二平七亏”的规律颇为相似,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市场竞争的异常剧烈。
教育培训机构不盈利怎么办
教培市场的规模如此之大,为何教育培训机构盈利却如此之难,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该如何扭转运营不利的局面?
教育培训机构亏损原因探究
盈利总会有模式,亏损也一定有原因,那么,是什么“偷”走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利润?有业内人士估算过,当前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成本,起码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加上市场上很多培训项目已趋于饱和,假如节流困难、开源无望,必然会导致教育培训机构陷入亏损经营状态。
一、招生不足
生源是教育培训机构生存的根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生源,教育培训机构想要盈利不过是一厢情愿。
1、缺乏专业招生团队
由于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没有专业的招生团队,缺乏科学的招生规划,对于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可能因为接待不周,或是话术不到位,难以说服家长报名缴费。
2、缺乏有效宣传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教育培训机构在没有足够的口碑之前,如果宣传不到位,同时缺少其他招生渠道,吸引不了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结果导致生源寥寥。
3、缺乏前瞻性眼光
招生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有的教育培训机构临急抱佛脚,在开班前才匆匆忙忙做招生宣传,缺少系统的计划,结果可想而知。
4、课程收费不合理
由于教培行业缺乏统一的定价标准,导致有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收费随心所欲,定价过低影响利润率,定价过高影响招生率,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是关键。
5、市场竞争白热化
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有增无减,许多经营者在夹缝中求生存,加上一些知名大机构纷纷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拓展市场,给中小教育培训机构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也是导致招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管理不当
教育培训机构想要盈利,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然而中小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办人不少是教师出身,所谓隔行如隔山,他们在教学领域里相对出色,但是经营管理方面可能就有所欠缺。
1、教学管理不科学
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对教学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划,缺乏科学管理,有的校长成了“差不多先生”,对于教师没有严格的要求,这样只会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教育培训机构的形象和口碑。
2、教师分工不明确
教师的分工缺乏严格的界定,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说白了就是机动人员。有的教师身兼数职,分身乏术,苦不堪言。分工上的不明确,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教育培训机构的正常运作。
3、机构文化不完善
教育培训机构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教师们缺乏归属感和凝聚力,整个教师团队就像一盘散沙,没有战斗力,教育培训机构也因此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步履蹒跚,导致盈利困难。
三、经营不善
经营是教育培训机构盈利的保障,管理是对内,而经营则是对外,一个节流,一个开源,二者相辅相成,同为教育培训机构的盈利服务。
1、资金断链
因为资金操作不当,如将全部资金用于盲目扩张,而其他方面资金供应不上,最后导致资金链条断裂。有些教育培训机构是贷款办学,一旦资金周转不过来,很容易使教育培训机构陷入泥沼而难以自拔。
2、固步自封
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者缺乏创新精神,不能与时俱进,也缺少与同行的交流学习,只是根据个人想法去钻研课程,不懂市场走向,最后被市场边缘化,逐渐被甩在行业后头。
3、盲目从众
有的校长缺少主见,跟着感觉走,喜欢随大流,看到素质教育盈利好,也跟着增设书画舞蹈培训班,最后发现自己输的不是课程单一,而是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师百中无一。
4、恶性竞争
价格战是市场恶性竞争的典型。在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如果教育培训机构不顾自身实际情况,一味地低价促销,只会陷入两败俱伤的境地,即使招到学生,在生源数量不足和引流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也难以达到收支平衡。
5、诚信不足
个别教育培训机构受利益驱使,缺乏诚信,在招生宣传时进行虚假宣传,忽悠消费者。一旦事情败露,学员纷纷要求退费赔偿,甚至闹得满城风雨,教育培训机构也会因此名誉受损,导致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