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学习成绩好的人,除了少部分的天生IQ很高,其他的大多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刻苦学习的人,他们通常是学习习惯比较好的人,而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大多都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说明,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学习习惯的差距,有了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就能拥有好成绩。
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家长们当下最该做的事。
1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2 独立写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孩子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方式, 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题目会而不对,复杂的题目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
3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4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使孩子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整体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 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5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同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这些本子上的内容要反复看,真正理解弄懂。
6 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培养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观念与意识。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 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
晋级教育,致力于做天底下最负责任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到底,那就是要帮助孩子培养受益一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