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地方公布了学科培训治理处罚的案例,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托管机构的身影。
确实,如果是穿着托管的马甲开展学科培训应该受罚,但是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分青红皂白,把托管机构错当成培训来进行治理的乱象,胡子眉毛一把抓。
国家层面所有的文件写的一清二楚,治理整顿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教育部成立的机构名称,明白无误的写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双减文件里把治理对象界定的也非常清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的培训。
然而一些基层的执法部门搞不清楚培训和托管的区别,在治理学科培训机构的过程中,把托管机构也赫然列在其中。
培训是培训,托管是托管,我们不是培训,我们是托管!
当培训机构大张旗鼓打广告,红红火火赚大钱的时候,我们托管机构只能赚着微薄的血汗钱;
当培训机构老师,按时上下班的时候,我们托管老师为了辅导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到深夜十一二点;
当家长主动拉着孩子到培训机构排队报名的时候,我们托管机构的招生人员,低三下四的跟家长陪着笑脸,告诉家长给孩子选择托管有多么大的好处;
在培训大哥的阴影下,托管小弟憋屈了很多年,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托管,培训大幕彻底落下,托管大戏刚刚开始!
过去从来瞧不上托管的培训机构、幼儿园纷纷进军托管,标志着托管风口的来临。
这个时候,监管部门如果误认为我们托管和培训属于一个阵营,那对真正的托管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希望基层主管部门在制定地方政策的时候,在执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原原本本学文件,千万不要把培训和托管混为一,千万不要误大了托管评论区留言办证领取托管办证流程。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给你分享托管办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