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论述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资讯中心 >
总裁论述 >
->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观察2:前所未有
我上一条中小学要变天的视频发出以后,有人点赞,有人质疑,认为上面关于这样的通知下了很多,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但是,我发现,这一次的通知,跟以往大不相同,我总结有五大前所未有:
这份通知从头到尾都在说问题,用“安全防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师德师风失范”描述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而且列出了十二条负面清单,这跟我们过去的通知,先讲成绩、再讲问题,多讲成绩、少讲问题,是不是有很大区别?
负面清单第五条要求:严禁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考核排名、下达升学指标,对教师进行排名、奖惩。同时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办学声誉评价体系,声誉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学校、教师评优评先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过去的中小学排名先后、质量好坏,老师奖金多少,是升学率或考试成绩说了算,是考试评价体系,接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声誉评价体系。
什么叫声誉评价体系?估计大家都是懵的,因为没有遇到过,所以通知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就是各省教育厅、各地市县区教育局探索建立,这个声誉评价体系的提出,是不是前所未有?
十二条负面清单里,从第五到第十条,有一半是关于学生减负的。
这里有一个背景,最高层下发的双减文件,马上就要满三年,说的是三年见成效,但是如果校外减负校内不减的话,其实作用是不大的,只有校内真正减了,才能减少需求,校外自然就没有市场了。
考试评价体系改变的同时,把减负重点从校外转向校内,这一次效果如何,值得期待!
我们回顾以往教育部门的通知,很多都是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质量的,学校的很多工作也是围绕提高质量进行的。
提高质量效果如何怎么体现?就是考试成绩、学生分数、升学率,所以校长老师、家长孩子,大家越来越卷。
而在这份最新的通知里,通篇没有出现提高质量的用语,强调的是规范办学底线,严禁触碰底线红线。
通知要求公布规范办学举报电话、邮箱和网络平台等受理渠道,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
也就是这份通知对外公布的第二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就曝光了北京市两所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的掐尖招生行为,紧接着,北京市教委宣布对违规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话音刚落,就有回响。这是不是前所未有?看到这是一套组合拳,谋划已久,后续必有重拳。
这些举措,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学校和老师、对家长和孩子,对校外教育机构,到底有何影响?
接下来,我会对上述内容进行详解,同时也密切关注规范办学年行动的最新进展,各位学校老师、各位家长以及校外培训、托管机构的从业者,在关注点赞的同时,也欢迎围绕这个话题,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