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论述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资讯中心 >
总裁论述 >
->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观察12:一视同仁
“其它学校严格减负,我娃家的不要减。“评论区有这样一句话,可能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潜意识。
现在家长也好,校长老师也好,都知道孩子负担重,都觉得应该减负,但是轮到自家孩子的时候,又不敢行动。
怕的是什么?是在中高考不变的情况下,别的孩子负担不减,从当下来看,咱家孩子就吃亏而来。
这就是著名的剧场效应,看演出的时候,第一排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站起来看,第二排的人也要站起来才能看得到,然而是第三排、第四排,最后所有的人都要站着看,大家都很累。
有规则,有人不遵守,不遵守的人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受益,这显然就不公平了。
河南省教育厅上来一个毛厅长,她一声令下,去年十一期间,河南省所有的学校,包括高三学生,一律放假八天,还真的实现了,啥事也没有。
大家一起放假,一起放松,一起放慢脚步,不是都舒服了吗?
学生减负这件事,如果暂时还不能釜底抽薪、改革中高考,那权宜之计就是追求公平,实现一视同仁。
教育公平,喊了很多年,打造教育联合体、校长教师轮岗等举措,都是为了教育公平。
然而,在双减的过程中,又制造了新的教育不公平。校外培训治理,存在地区不均衡。
有的地区治理力度大,检查通报,罚款查封,有的地区却没啥动静,培训机构或明或暗依然火爆。
甚至是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学校周边,有的培训机构不敢开门偃旗息鼓,有的培训机构仍然我行我素,无人检查制止。
校内作业减负,同样存在不均衡,有的学校落实了,有的学校没动静,有的学校甚至比过去作业更多了。
更大的问题是,不执行政策的,不遵守规定的,混得更好,更受追捧。这就让我们的双减效果,大打折扣。
减轻农民负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级都成立了减负办,农民负担越减越重,后来上面一声令下,取消农民负担,一刀切,农民种地不用再交一分钱了,负担一下子减轻了。
把农民减负的经验,用在学生减负上,一是源头治理,改革中高考,二是一视同仁,全国都一样。
要拿出交警查酒驾、城管治小贩、纪委抓贪官的劲头,对校内校外的违背双减的行为,露头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