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招生,真难!
托管人数上不来,研学推不动,幼小衔接也冷冷清清。
去年这时候,不少校区都快满员了,今年有的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
焦虑吗?肯定有!迷茫吗?也可能!
这篇文章我们聊聊:暑假招生难在哪?为什么难?更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办?
01看清现实:今年暑假招生为何这么难?
这不是我们一家的问题,是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的阵痛。我总结下来,核心有五大原因:
1、大环境:“捂紧钱袋子”的寒冬期
实话实说,国家经济正处于一个调整期。大家可能在网上看不到太多“唱衰”的声音,但看看我们身边的楼市、股市,看看最近对餐饮、白酒行业的强力规范(比如“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体制内人员聚餐饮酒受限甚至要报备),就能感受到寒意。这不是断崖式的崩溃,而是持续的“阴跌”。
很多行业(教培、房地产、餐饮、白酒等)都受到了冲击,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失业增加、收入预期下降。
家长们是真难了!没钱的家长在增多,有钱的家长也变得犹豫、不敢轻易花钱。“捂紧钱袋子”成了普遍心态,非必需的教育消费首当其冲被压缩。
这不是家长不重视孩子,而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2、行业本身:供大于求的“洗牌元年”来了!
我们一直说“品牌托管”,这两年发展确实快。但今年,我年初就判断:2025年,就是品牌托管行业洗牌的元年! 为什么?因为涌入的玩家太多了!
“五股势力”扎堆: 校内托管在发力、传统小饭桌一直存在、教培机构转型杀入、幼儿园也在向下延伸做托管、甚至其他行业的老板看“托管”门槛低也跨界进来。短时间内,托管供给量暴增,远远超过了需求的增长。
僧多粥少,竞争能不白热化吗?这就是中国特色,什么看起来“好做”,一窝蜂就上。
结果就是,行业从“蓝海”快速进入残酷的“红海”竞争阶段,洗牌淘汰赛正式拉开序幕。
3、同质化:十年不变的老三样,凭什么选你?
问问自己,也看看学校门口的其他托管:大家的服务是不是大同小异?
“接送+吃饭+看写作业”——“托管老三样”做了十几年,有多少本质的创新?
招生手段是不是也差不多?
发传单、做地推、老带新?
校长们管理校区,是不是也跳不出“招生、带班、和学校沟通”这老三样?严重同质化!
你家餐好点,他家老师耐心点,但本质上没有质的飞跃,没有让家长眼前一亮的、非选你不可的理由。
当产品和服务高度雷同,竞争就只剩下惨烈的价格战,大家都很痛苦。
4、团队:人才荒!心气不足!
做托管就是做团队!但团队问题一直是老大难。没有专门的“托管大学”、“托管专业”,人才供给跟不上。
现在年轻人就业倾向变了:大量毕业生要么躺平,要么挤破头去“考考考”(考编、考公、考研,甚至现在考辅警、社区网格员都成了热门)。
为啥?图稳定!哪怕钱少点。这导致我们托管行业招老师,尤其是招有责任心、有能力的老师,依然非常困难。
加上经济下行,我们给员工的待遇提升空间有限,管理和激励的难度就更大了。老板想干事,但没人、或者人不好用、留不住,干着急!
5、我们自己:行动滞后,决心不足!
其实,我对今年的困难早有预判,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一直在呼吁大家要警醒、要加速跑!但说实话,有些校长可能没太当回事,或者行动慢了
体现在暑假招生上就是: 决心不坚定(觉得难就想放弃?)、学习不抓紧(总部那么多课程、方案,学了没?落地没?)、投入不到位(该花的钱舍不得花,该出去学习觉得“还早”、“没时间”、“花钱多”)。
“省钱思维”在困难时期往往是致命的!
钱没了,学习能赚回来;前途没了,就真没了!
看清了困难,不是让我们泄气,而是为了更精准地发力!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能改变自己!
给大家五个破局的关键点:
02心态破局:接受现实,聚焦“活下来”!
别抱怨,别幻想。
大环境不好是客观事实,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幻想国家来救我们这个行业也不现实。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大环境),全力以赴去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我们自己)!
目标调整: 把“活下来”作为现阶段的核心目标!
学习华为在困难时期的智慧:“活下来!” 不是说不赚钱,而是要先确保机构能持续运转,保有现金流,留住核心团队和家长信任。降低短期盈利预期,先生存,后发展。
熬过寒冬,剩者为王!
03 竞争破局:拥抱洗牌,做“高手”而非“炮灰”!
竞争加剧是好事!
说明这个行业还有价值,还有得做!棋逢对手,才能逼出真本事。洗牌的过程固然痛苦,但淘汰掉的是那些不专业、不创新、不努力的“尾部”机构。 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我们这些认真做事的品牌机构,长远看是利好!
核心策略: 不是逃离(95%的行业可能比托管更难!),而是在竞争中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提升你的专业度、服务品质、运营效率,用实力证明你值得被家长选择。
04创新破局:打破同质化,亮出你的“杀手锏”!
创新不是口号,是生死线!
再抱着“老三样”不放,死路一条!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服务、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1、服务/产品创新:
“托管+”是方向! 比如“托管+素质教育”:引入专注力训练、情商培养、科学实验、艺术启蒙等特色课程,打造“素质托管”新标签。让托管不只是看管,更是成长!
“托管+研学”结合: 暑期是研学好时机,设计短途、高性价比的研学项目,作为托管服务的延伸和引流点。
打造差异化服务包: 根据家长痛点和孩子需求,设计不同侧重点的服务包(如“学霸养成营”、“好习惯特训营”),避免同质化价格战。
2、招生模式创新:
摒弃单一地推传单。学习运用“四流模式”:
引流: 线上(短视频如抖音/视频号、本地社群、朋友圈精准运营)+线下(社区活动、异业合作)吸引潜在客户。
截流: 设计强吸引力的短期体验课、夏令营体验日,把流量转化为体验者。
回流: 做好老生服务和口碑,设计老带新、复购优惠等政策,激活存量。
开流(裂变): 鼓励满意家长转介绍,设置有效激励,实现客户裂变。
3、盈利模式创新:
托管是流量入口! 建立信任后,可以延伸销售高价值、高毛利的产品或服务:优质教辅图书、特色教具、研学项目、甚至周末素质课程等。拓宽收入来源,增强抗风险能力。
管理模式创新: 学习使用晋级总部研发的“晋托管家”等工具提升校区管理效率;优化绩效方案(底薪+高提成),调动员工积极性;用“晋级正能量”文化凝聚团队人心。
05团队破局:
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铁军”!
团队是托管的命根子! 再好的模式,没人执行等于零。
1、两手抓:
思想与技能: 加强内部培训,统一思想(传递正能量,树立信心),提升专业技能(带班、沟通、招生技巧)。
激励与绩效: 坚决推行“底薪+高提成”! 让员工的收入和机构的发展、招生成果强挂钩。把团队打造成既能带好班,又能招到生的“营销型团队”和能自我驱动、高效运转的“自转型团队”。
2、解决人才荒:
拓宽招聘渠道(如与职校合作定向培养、招聘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妈妈老师”)。
营造有归属感、有成长空间的工作氛围。晋级总部的团队氛围和凝聚力,就是大家可以学习借鉴的样板。我们走了不少员工,但离开后混得更好的,真没看到。这就是团队土壤的力量!
06行动破局:学习落地,快!准!狠!
校长们,别再犹豫观望了! 现在最缺的不是方法(晋级总部一直在输出),而是决心和执行力!立即行动:
1、学习:
放下“舍不得”、“没时间”、“还早”的想法!总部每个周末都有精心准备的课程,我回国后也会安排密集的分享。投资学习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走出去,学回来!
2、落地:
学到的招生新模式、带班新方法、管理新工具,立刻、马上去校区落地执行! 边做边调整,在实践中优化。
3、投入:
该花的钱要花!在招生季、在团队激励上、在必要的物料和推广上,要敢于投入。省小钱,可能丢了大市场!
4、方向与方法:
认准“创新升级、团队打造、活下来”的大方向不动摇(方向不变),但在具体招生策略、活动形式上要灵活多变,不断尝试(方法万变)。“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结语
创业本就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今年的困难,不是只针对你一个人,是整个行业、所有同行都在经历的风浪。
困难是用来度我们的! 就像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接近目标的修炼。
没有退路,也无需退路! 这个行业依然承载着万千家庭的需求,依然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洗牌中挺住,能否在困境中破茧重生!
“胜者为王”,更准确地说,是“剩者为王”! 谁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持续创新,打造铁军,高效执行,谁就能熬过寒冬,迎来春天!当潮水退去,当浮躁散尽,真正扎根做实事的品牌,必将赢得更大的空间和尊重!
当你感到能量不足时,来总部看看!看看我们总部的天使老师们是如何充满激情地奋斗的。
当你感到方法不多时,来总部的内训会学习! 我们一直在升级,一直在行动,也一直在这里,等着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闯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