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野外大课堂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资讯中心 > 野外大课堂 >  -> 

    晋级托管学堂:“同学都有零花钱,我也要”!别骂孩子 “攀比”,这样引导

    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刚放下书包,就仰头问:“妈妈,同学都有零花钱,我也想要。” 妈妈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先问:“他们用零花钱做什么呀?” 女儿眼睛亮起来:“下课一起买糖果,大家一起吃。” 妈妈又轻声问:“宝贝是想和同学们一起玩,才想要零花钱的对吗?” 女儿红着脸点头 —— 这个真实场景,戳中了很多家长的困惑:孩子开始 “攀比” 了,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孩子口中的 “别人有我也要”,未必是坏事儿。关键是家长要先分清 “攀比” 的类型,再用对引导方式,反而能帮孩子建立健康的价值观。
     
    孩子为啥会 “攀比”?不是 “虚荣”,是成长的正常需求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说 “别人有”,就觉得是 “攀比心在作祟”,其实背后藏着孩子成长的两个心理需求,很正常:
    1. 想 “比别人好”,是孩子的 “向上心” 在萌芽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儿童都有向上的意志,渴望变得更优秀。”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尊心强,又想在同伴中被关注 —— 比如看到同学有新文具,他也想要,不是 “贪慕虚荣”,而是觉得 “我有了,也能像他一样被大家注意到”;看到别人会背古诗,他也想学会,是不想 “比别人差”。
    就像小区里的男孩豆豆,看到同桌会骑自行车,回家就缠着爸妈教。一开始爸妈觉得 “他就是跟风”,后来发现豆豆每天练习,摔了也不放弃,最后学会了还主动教其他小朋友。这种 “不想落后” 的心理,其实是孩子主动成长的动力。
    2. 想 “和别人一样”,是孩子在找 “归属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里提到,人都有 “被接纳” 的需求。对孩子来说,“和同学一样” 意味着 “我能融入他们”:同学都有零花钱,他也想要,是想和大家一起买零食、聊话题;同学都穿运动鞋,他也想穿,是怕自己 “和别人不一样” 被排斥。
    就像开头的小女孩,想要零花钱不是 “想吃糖果”,而是想加入 “一起吃糖果” 的小团体 —— 这种 “从众” 不是坏事,是孩子学习社交、寻找归属感的过程。
    不过要提醒家长: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如果你平时总说 “隔壁小明又考第一了”“同事家孩子报了5个兴趣班”,孩子也会慢慢学会 “比物质、比成绩”。所以先管好自己的 “攀比嘴”,才是给孩子的第一道引导。
     
    别一竿子打死 “攀比”:有的 “攀比”,其实是孩子的 “上进心”
    提到 “攀比”,很多人会想到 “虚荣”“拜金”,但对孩子来说,“攀比” 分两种:一种会让孩子贪心,一种会让孩子进步,家长要学会区分:
    1. 要警惕的 “坏攀比”:只看物质,容易养出 “贪心”
    如果孩子说 “同学的书包是名牌,我也要”“他的零花钱比我多,你得给我加”,甚至因为 “别人有我没有” 就哭闹、贬低自己,这就是需要引导的 “坏攀比”。这种攀比只盯着 “物质”,容易让孩子变得虚荣,还会觉得 “快乐全靠别人有的东西”。
    比如有个孩子看到同学戴电话手表,就非要买最新款,爸妈买了普通款,他就说 “你不给我买,就是不爱我”—— 这种只重物质、不看需求的攀比,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贪心,也容易忽略 “自己拥有的东西”。
    2. 要鼓励的 “好攀比”:想 “变优秀”,是上进心的表现
    如果孩子说 “同学每天都背10个单词,我也想试试”“他跑步比我快,我要多练习追上他”,这种 “攀比” 其实是好事。它不是盯着 “别人有什么”,而是关注 “别人能做到什么,我也想做到”,能帮孩子主动找目标,激发上进心。
    就像朋友家的孩子,看到同桌数学考了90分,回家就说 “我也要考90分”,还自己制定了 “每天做5道计算题” 的计划。这种 “不甘落后” 的心理,不用家长催,孩子就会主动努力 —— 这才是 “攀比” 的正面力量。
     
    孩子说 “别人有我也要”?3步引导,比骂 “攀比” 管用
    当孩子提出 “攀比式需求” 时,别先急着拒绝或批评,试试这3步,既能尊重孩子,又能帮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1. 先问 “为什么”:找到孩子需求的 “根”
    就像开头的妈妈,没有说 “不许比”,而是先问 “他们用零花钱做什么”“你是不是想和同学一起玩”—— 先弄清楚孩子 “想要” 的背后,是 “想融入集体”“想变优秀”,还是 “单纯想要东西”。
    比如孩子说 “同学有新玩具,我也要”,可以问:“你是觉得那个玩具好玩,还是因为同学都有,你想和他们一起玩呀?” 如果是 “想一起玩”,可以说 “我们可以约同学来家里玩,分享你的玩具呀”;如果是 “觉得玩具好玩”,可以说 “我们看看这个玩具是不是真的适合你,再决定买不买”。先找到 “根”,引导才不会跑偏。
    2. 坏攀比要 “转方向”:教孩子 “靠努力获得”
    如果孩子是 “坏攀比”,比如非要买超出家庭能力的东西,别骂 “你怎么这么虚荣”,可以教他 “用劳动换想要的”。比如孩子想要零花钱,可以说:“我们可以定个小约定,你每天自己整理书包、帮忙摆碗筷,每周能得到5元零花钱,攒够了就能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知道 “想要的东西要靠努力获得”,还能培养他的责任感。有个妈妈就是这样,孩子想要漫画书,她让孩子 “每天读10分钟故事给弟弟听”,孩子坚持了一个月,拿到书时特别开心 —— 这种 “靠自己得到” 的快乐,比 “爸妈直接买” 更有意义。
    3. 好攀比要 “给助力”:帮孩子定目标、找方法
    如果孩子是 “好攀比”,比如 “想和同学一样考高分”,别只说 “你要加油”,可以帮他拆解目标。比如孩子说 “我想数学考90分”,可以和他一起分析:“你现在考80分,我们看看错的题大多是计算还是应用题,每天练3道计算,周末做 1 道应用题,慢慢就能进步啦。”
    还可以给孩子 “正向反馈”,比如孩子多背了5个单词,说 “你今天比昨天多背了 2 个,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这种具体的鼓励,能让孩子觉得 “我努力就能做到”,慢慢养成 “靠自己变优秀” 的习惯。
     
    孩子的 “攀比”,是价值观的 “启蒙课”
    孩子说 “别人有我也要”,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家长教他 “什么重要、什么值得” 的好机会。别一上来就骂 “攀比”,先听孩子的需求,再分清 “好攀比” 和 “坏攀比”,用耐心引导他明白:
    “快乐不是‘别人有什么我有什么’,而是‘我能做到什么,我拥有什么’;想要的东西,靠自己努力得到才最珍贵;和别人比,不如和昨天的自己比,有进步就是最好的。”
    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不会被 “物质攀比” 困住,反而会带着 “想变优秀” 的上进心,慢慢长成踏实、自信的模样。
     
    晋小鹰财商开发训练营为7天半封闭训练营。
    课程涵盖财富律动操、财富小讲堂、财富小活动、财商辩论赛、财富游戏、财商活动、财商演讲赛七大板块,由“学”到“辩”,由“辩”到“践”,由“践”到“讲”,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辨,在实践中共情,在学玩结合的氛围中领悟财商的真谛。
    课程整体植入专业理财学管系统,营内开设“晋小鹰积分银行”、“晋小鹰积分超市”,通过积分管理、“晋小鹰学员信誉卡”、“晋小鹰今日富翁排行榜”、财商开发训练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储蓄”、“借贷”、“消费”、“投资”等理财过程。
     


    上一篇:漯河晋级托管带孩子们闯入“冰雪童话王国”   下一篇:没有了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280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