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最近孟非发了一条微博,说起了为什么中国父母不爱夸孩子。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原因是在他主持的一档节目中,有一个男嘉宾说,自己想要得到父亲的夸奖。
     
      26岁的他,是一名蛋糕师,不仅自己开了一家蛋糕店,还开了一家培训中心,甚至还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工厂。
     
      现在生意已经覆盖全国。
     
      可是,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夸奖过他一次。
     
      只因爸爸觉得,夸孩子会让孩子骄傲。
     
      尽管年轻有为,但他一直都有一个小心愿,就是希望父亲能当面夸一夸他。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台上,是男嘉宾小心翼翼的期待,台下,是父亲张了张嘴,不自然地说了一句:
     
      “性格好呗。”
     
      台下也有女嘉宾说,她的父母也从来不夸她,只会觉得她做得还不够好。
     
      身边确实有很多父母都这样,就算孩子做得已经很好,却还是不愿意开口夸孩子。
     
      生怕自己的一句夸奖,会让孩子骄傲膨胀。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有时候甚至为了让孩子不要骄傲自满,而不断对孩子使用打击式教育。
     
      明明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却总是通过讽刺、挖苦、训斥等方式,以为这样就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激励孩子努力变得更优秀。
     
      可是父母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表扬、鼓励和认可。
     
      没被夸过的孩子,心里永远有伤口
     
      《少年说》里有一个12岁的男孩,一上台就委屈又气愤地说:
     
      “我的妈妈,她骂了我11年!”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从他记事开始,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妈妈第一反应都是批评他。
     
      上幼儿园的时候,同学抢他的玩具,妈妈会说他不够大度;
     
      上小学跟同学吵架,妈妈也不分青红皂白就说错的是他;
     
      考试考得好,换来的只是一声冷漠的“嗯”;
     
      可是考不好,妈妈就会拿别人家的孩子跟他比较。
     
      所以他一直谨言慎行,生怕自己做不好,就会引来妈妈的不满和训斥。
     
      也因为这样,小小年纪的他,心里积压下了很多委屈和失望,一直过得很累。
     
      他说:
     
      “一朵花,如果你每天去骂它,它会加速枯萎,我怕我有一天承受不住,自动枯萎了。”
     
      所以他声嘶力竭恳求妈妈:
     
      “你可以多表扬我一点吗?”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一句小心翼翼的询问,让人觉得心酸不已。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被表扬。
     
      “求求你,表扬我”,是很多孩子心里的呐喊。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有一个妈妈发现,自己的微信账户莫名其妙少了好几万。
     
      后来发现,这笔钱是被自己10岁的女儿转走的。
     
      妈妈很不理解原本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的女儿,怎么就会盲目给网络直播打赏。
     
      可是当记者问孩子,为什么要偷偷拿钱的时候,孩子的回答却让人觉得心酸。
     
      她说:
     
      “每次我送礼物的时候,他们都夸我,说谢谢我的礼物。”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她泣不成声地说:“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人夸我。”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所以主播一句装模做样的客套话,才会轻而易举击中她的软肋。
     
      就因为想听一句夸奖,短短3个月,她就花了27000元打赏别人。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一个从来没被父母夸过的孩子,心里永远都缺少了一块。
     
      光凭他一己之力,难以将这缺失的地方填补回去,所以终其一生,都在渴求别人的表扬和认可。
     
      父母的否定,是孩子无助的根源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张帖子。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重庆有一个爸爸,在女儿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实行打击式教育。
     
      去年九月,孩子开始上幼儿园。
     
      老师经常会让孩子在家里跟父母一起,复习一下在幼儿园学过的古诗和单词。
     
      爸爸在家辅导孩子的时候,只会带孩子复习两次。
     
      两次以后,孩子没把古诗背下来,或者把单词读错了,爸爸就开始斥责:
     
      “你太笨了,什么都学不会!”
     
      孩子反驳说自己不笨,爸爸就会不屑地说:
     
      “那你聪明就赶快学会啊!”
     
      开始的时候,孩子确实为了得到爸爸的认可,好好学一下。但是,也很快就会失去信心。
     
      妈妈对爸爸的教育方式一直颇有微词。
     
      但爸爸还是一意孤行,因为他觉得孩子不能夸,只有打击过了,孩子才知道发奋。
     
      其实爸爸也很爱孩子,希望孩子能变得更好。只是他用错了方式,以为孩子只有打击过,才会发奋图强。
     
      但父母的认可,才是孩子成长过程最需要的养分之一。
     
      如果缺少这种养分,父母使再多力气,花再多心思,孩子的成长也会“营养不良”。
     
      英国纪录片《UP》里,有一个男孩叫做Neil。
     
      小时候的他特别爱笑,眼睛闪闪发亮,他说长大的梦想是当宇航员。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出生在中产家庭、而且从小有目标,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孩子以后会有一番作为。
     
      但令人遗憾的是,28岁的时候,他成为居无定所的流浪汉,沦落到靠救济金过活。
     
      49岁的时候,即使在朋友的帮助下成为议员,生活依然困顿。
     
      人们是这样评价他的一生的:想法很多,但缺乏积极行动。
     
      这是因为他童年被父母否定太多的结果。
     
      从小到大,父母鲜少夸他,更多的是数落。
     
      尤其是当他考牛津大学失败后,更是遭到了严厉父母的各种否定和羞辱。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父母无情地判定为他就是不适合读书,想当宇航员的梦也是白日做梦,这让他更加破罐子破摔,最后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失败者。
     
      几米也曾在自己的漫画中说的:
     
      “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大人长期的否定,如同冷水一般,浇灭了孩子想要变得更好的欲望,也打击了孩子勇于尝试和挑战的动力。
     
      如果永远有一句否定在等着孩子,孩子难以有勇气去做更好的自己。
     
      从小被适当表扬的孩子,长大后更加优秀
     
      曾有项研究调查数据显示:
     
      一个经常处于负面评论的人,潜能仅能被开发20-30%;
     
      如果能得到肯定,就能上升到50%;
     
      如果得到来自家庭的肯定,那么潜能则可以被开发70-80%。
     
      换句话说,一个经常被表扬和鼓励的孩子,比经常被打压否定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父母发现并及时给予孩子真诚的表扬和肯定,才会挖掘出孩子身上更多潜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
     
      曾经在网上看到网友分享的一个故事。
     
      从小到大,无论他多差劲,妈妈都会在事情里找到他值得表扬的地方,并鼓励他继续加油。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第一次高考的时候。
     
      那一次,他考得很差,爸爸甚至嘲讽他,没有考大学的命,不如直接放弃学业,打工挣钱养家。
     
      一向温和的妈妈为此和爸爸大吵一架,妈妈告诉他:
     
      “如果你想复读,你就去。
     
      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因为你一直都很努力。”
     
      当时他被爸爸骂得已经自暴自弃,但听到妈妈这一句肯定,他决定复读一年。
     
      而他也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如愿考上医科大学,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他非常感谢妈妈,因为没有妈妈的肯定,就不会有今天的他。
     
      优秀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欣赏和认可下,变得愈加自信。
     
      适度的表扬不仅不会让孩子骄傲自满,还会让孩子积极向上。
     
      《自卑与超越》的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著名的心理学家。
     
    “经常被夸”和“从不被夸”的孩子,20年后差别到底有多大
     
      小时候,他身体非常虚弱,还经常生病。和同龄人不一样,他到4岁才会走路。
     
      因为这些原因,阿德勒总是会被别人嘲笑。
     
      别人的嘲讽,让他越来越消极,还在他心里留下了自卑的种子。
     
      父亲发现了阿德勒的状态出了问题,就跟阿德勒说:
     
      “你不用相信那些人说的话。
     
      你其实很优秀,只要你勇敢去突破,你的人生就有无限可能,所以不要让眼前的困境束缚自己。”
     
      父亲的这番话,就像是一股源源不断的能量,注入阿德勒的心里。
     
      读书的时候,他成绩平平,数学成绩非常差。
     
      父亲没有骂他,而是不断给予他鼓励和表扬。到后来,阿德勒成为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他也不再因为别人的话而意志消沉,开始追求自己的目标,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终成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记得卡耐基曾经说过:
     
      “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鼓励和赞赏。”
     
      父母的一句夸奖,也许没什么重量。但是它却是让孩子变优秀的最低成本。
     
      一句表扬,一句鼓励,就能让孩子走上更好的路,拥有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未来。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
     
      “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上最值得信赖的权威。
     
      父母的肯定对孩子而言,是生命中的一抹亮光,给孩子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不需要每时每刻表扬孩子,只要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他耳边轻轻说一句:
     
      “你比爸爸妈妈想象中还优秀,只要你努力去做,说不定就会成功。”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280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