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问:马上要开学了,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答: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开学后的生活节奏。
首先,应减少不必要的社会交际活动,为孩子创设安静的生活环境。
其次,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与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吃饭、睡觉。
第三,为开学增添仪式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仪式感可以帮助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状态。家长可以引导、帮助孩子通过整理书桌、清洗校服和书包等学习用具来营造开学的仪式感,为开学做出积极的准备。
第四,家长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有些家长会因为电子产品、作业等问题,和孩子产生矛盾冲突。家长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另外,还可以帮助孩子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态进行梳理,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新学期计划,将计划落实到细微的行动中。
问题二
问:开学了,孩子怎么“戒掉”手机,父母能做些什么?
答:同学们可以制定时间表,交还“手机使用权”。建议同学们在开学前制定一个与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将手机交给父母保管,或者在手机上设置屏幕使用时间。
寻找“玩手机”的替代休闲方式,当脑海中冒出“我很想玩手机”的念头时,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像玩手机一样带给我们放松愉悦的感觉。也许是跑步,听音乐,看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和好朋友聊一聊天……建议家长做好后勤保障,避免过度干预。
家长们可以换一种语言,表达出“唠叨”背后对孩子的关心。比如把“不要天天窝在沙发上玩手机”换成“我很担心你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视力会受到影响”,避免加重学生开学前的焦虑感。假期使用手机比较多,让孩子说断就断很难,因此需要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减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为了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协商制定家庭手机的使用规则,并给予孩子足够多的陪伴和情感支持。
问题三
问:临近开学,我还有许多作业没有完成,每次坐到书桌前,我就感觉到很烦躁,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答:首先,在开学前,很多同学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出现这种状态的同学不需要过分担心,要接纳自己的烦躁、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
其次,要把这些负面情绪当成自己生命的信使,去审视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同学们会因为作业没有完成而焦虑不安,恰恰反应了自己希望能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愿望。
第三,要积极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要提升对自身情绪的觉察力,当自己感受到负面情绪时,多一些耐心,尝试了解和定义自己正在经历的负面情绪;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使用呼吸、运动、音乐等方法调适负面情绪。
第四,要付诸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良好愿望。同学们可以梳理还没有完成的作业,列出清单,完成一项,打一个勾,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语言暗示,肯定自己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