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老板活得轻松滋润,有的却累死累活?
托管行业几乎公认是苦逼的行业,亦然如此:有的托管老板像个甩手掌柜,事业越做越大(比如我吧);有的勤扒苦做精打细算,却活得每况愈下(说的是不是你?)。
2025年2月,我们晋级总部在湖北麻城中标了一个518万的政府项目。3月底,组织了一批加盟校长在当地三个地方观摩,看到了几千平米的场地,竟然是可以免费使用的。校长们眼红不已,拍个不停,问个不停。那一刻,大家心里应该在想:天底下这等好事,怎么没让我撞上啊?!
说实话,当初跟民政局长签合同那一刻,我既兴奋又心酸:兴奋的是终于摸到了政策红利的大门,心酸的是过去二十年,我们——晋级总部和旗下几千家加盟校,还有全国几十万家校外托管机构——竟白白错过了那么多!
千万不要用战术的忙碌,掩盖了战略的无知,说的是不是我们这群人?
我率领团队进驻麻城有一段时间了,工作也渐渐理出了头绪。今天,分享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托管机构如何靠政策“躺赢”房租、补贴和口碑?
一、傲慢“市场派”的幡然醒悟:
市场能力决定下限,政策认知决定上限
曾经的我坚信:“托管是刚需,靠纯市场打拼就能赢!”
晋级2004年创办,原本是学科培训,2006年嫁接托管,2007年底我从报社下海后主攻托管,2011年底我们第一个托管品牌“晋级托管”面向全国推广,一炮打响。看起来有远见卓识,看起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
可现实呢?整个行业,随着竞争激烈,招生成本越来越高,家长越来越挑剔;用工成本加高,00后员工难管;尤其是高房租压弯了老板们的腰,现金流绷紧了老板们的神经。
直到最近,我们承接政府项目的时候,才猛然发现——
原来政策早已为托管行业铺好了路!
社区里那些位置优越、设施齐全的公共空间,本就是留给民生服务的;
一场简单的亲子活动,背后可能有专项经费支持;
甚至连托管班的日常运营,都能找到合规的补贴渠道;
如果能把学生托管和老年托管结合起来,政策扶持力度更是有无限空间……
必须明白的是——这些资源并非某个地方独有,而是全国通行的“隐藏红利”!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市场能力决定下限,政策认知决定上限!”
天是政策,地是市场。埋头拉车的托管校长们,是时候抬头看天了!
二、政策“挖宝指南”:
这3条政策,能让你少奋斗3年!
1:资源赋能——零成本拿下黄金地段!
政策明确规定,新建社区必须配备公共服务空间。这些公共用房,政府当初批准建设时就进行了费用减免,建成后提供公共服务时,当然也是可以零房租的。
在湖北麻城,一些机构在我们进驻之前,就承建了民政部门的“五安家园”,提供一老一小服务,动辄几千平米的高大上空间,就是免费提供;
在重庆璧山,我们晋级旗下的中托盟托管,使用社区的公共用房,同样近乎免费,大几百上千平米的场地,拎包入驻,每年费用低至无法想象(主要是水电费);
在四川德阳,我们的托管同样开进了社区,使用的是公共用房,不仅租金减免,而且社区配套建设的会议室、儿童活动区、阅览室、休息区,全部零成本;
在山西长治,晋级旗下的“友妈帮”托管开进滨河社区办公楼,舞蹈室、书法室都给我们免费试用,社区向科协争取建设了一间科学实验室,器材齐全,直接给我们使用,托管学员上科学实验课不愁了,整个下来一年房租含物业水电,一共1万元。
这都是我亲自到访、亲眼看到的场景。
政府优势和劣势:
拥有公共用房资源,缺少专业运营团队,房屋利用率不高,人气不足。
校外托管机构的优势和劣势:
拥有专业团队,天然契合“一老一小”服务需求,苦于房租压力大,经营艰难。
用我们的专业服务填充社区公共用房,自然能成为一拍即合的“优先选择”。
2:信任背书——让家长主动找上门!
招生也是大问题。同行增多,套路增多,家长疑虑极大。众多托管同行中,我们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与政策挂钩的服务,自带“官方认可”的光环。
家长更愿意选择有政府背书的机构,招生成本直线下降;
社区主动推荐你的托管班,口碑传播效率提升10倍!
无论是跟民政局合作,还是跟社区合作,都能给纯市场经营的机构带来权威背书,让我们自动区别于市面上90%以上的同行。
这恐怕是无论多少广告费都换不来的宝贵资源。
3:长期红利——从单点盈利到生态共赢!
政策支持的不仅是短期补贴,更将探索出多元化、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过去我们只做孩子的服务,却忽略了老年服务。按照我们和麻城方面的合作约定,接下来,我们的服务范围从学生托管延伸到老年关爱。
中国老年人的数量在急剧上升中,而新生儿出生率却在稳步下降。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值得所有从事少儿服务行业的从业者高度警惕。
此消彼长若干年,朝阳产业将成为夕阳产业,夕阳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
上有老、下有小,是一个家庭正在干事业赚钱的中青年父母们的后顾之忧。帮他们减轻了这样的负担,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也有利于我们提供整个家庭的服务。
只要老人和孩子都认可我们了,习惯了接受我们的服务,他们家全部的开销,包括米面粮油,我们是不是都可以提供服务?
政策扶持的重点,往往预示了市场经营未来的主攻方向!
三、看懂趋势的人,
早已悄悄改变赛道!
案例1:从“交租焦虑”到“零成本运营”
我们四川一个加盟校原在商业区租用300平场地,年租金18万。
学习政策后,她主动对接社区,用专业方案打动负责人,如今在800平公共空间办学,省下的租金全部投入师资升级。
案例2:从“招生难”到“单位团单”
山西一家加盟校发现当地工会政策后,针对职工子女设计暑期托管方案。
这两年每年暑假接收200+孩子,单位统一签约付费,彻底告别“挨家挨户招生”。
案例3:从“小托管”到“社区服务枢纽”
江苏一家机构也试着将托管服务与社区活动结合,每月举办政策支持的亲子课堂、老人关怀日。
不仅获得补贴,更成为街道“民生示范点”,政府主动为其引流资源。
四、政策红利的3大真相
不懂这些,政策就是一张废纸!
1:政策是“放大器”,不是“救世主”
它不会让差机构起死回生,但能让好机构事半功倍。
2:红利有“保质期”,先到者先得
某地首批合作机构享受了三年免租,后来者只能排队等机会。
3:合规是底线,专业是底气
所有资源倾斜的前提是:你的服务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需求!
读懂政策的稀缺机会窗口期
仅剩2天↓↓↓
《社区托管+福利托管内训会》
12日13日湖北麻城举办
“窦院长,政策听起来美好,但如何迈出第一步?”
4月12日-13日,晋级总部将在湖北麻城举办“社区托管+福利托管内训会”,这是一场政策赋能托管机构升级的闭门会,也是走出去参观观摩开阔视野提高认知的开放会,我将亲自带你:
1、现场参观免费托管场地;
2、民政部门领导面对解读政策细节;
3、揭秘政策支持的底层逻辑;
4、拆解合规获取资源的核心原则;
5、揭秘我们晋级中标518万项目全套资料;
6、现场设计社区合作方案;
7、福利托管谈判技巧和实操演练;
8、一老一小融合发展方案讲解。
托管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拼老师、拼装修”,而是拼政策、拼资源。
过去我们输在“只顾低头拉车”,今天我想说:“抬头看路的人,才能甩开同行三条街!”
我是窦昆,
4月12日,
麻城等你一起“破局”!
期待与你一起打开政策赋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