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教育
教育机构加盟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
    家庭教育
    您的位置: 晋级教育 > 办学技巧 > 家庭教育 >  -> 

    晋级托管学堂:父母的话有多 “狠”,孩子的路就有多 “窄”

    小区里有个叫乐乐的男孩,每次画画都躲在角落。问他为什么,他低着头说:“我妈说我画得乱七八糟,不是这块料。” 原来妈妈常挂在嘴边的 “你不行”,早已悄悄变成了孩子心里的 “我不敢”。
    心理学中的 “标签效应” 告诉我们: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反复说的话,会慢慢变成他们认识自己的底色。那些看似随口的 “你真笨”“你做不到”,其实是捆住孩子的无形锁链。
     
    为什么孩子会把父母的话当 “圣旨”?
    12岁前的孩子,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依恋。在他们心里,爸妈说的话就是 “真理”—— 你说他 “粗心”,他就会觉得 “我天生改不了”;你说他 “不爱学习”,他就会慢慢放弃努力。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小时候爸爸总骂他 “毛手毛脚”,现在工作中每次交方案,哪怕检查十遍,还是觉得自己会出错。父母的话,早已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伤害性的话,都裹着 “为你好” 的糖衣:
    说 “你这字写得像鸡爪,考试肯定吃亏”,其实是在暗示 “你不够好”;
    说 “这个别碰,弄坏了赔不起”,其实是在暗示 “你没能力”;
    说 “就知道玩,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其实是在暗示 “你不值得被期待”。
    父母的焦虑和担忧,到了孩子耳朵里,全变成了对自己的否定。
     
    三种 “隐形诅咒”,正在毁掉孩子的底气
    1. “你以后也就这样了”—— 掐灭孩子对未来的期待
    同事的儿子小宇曾对编程很着迷,妈妈却泼冷水:“学这有啥用?你又成不了科学家,不如多做两道题。” 现在12岁的小宇,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我妈说我以后也就那样,努力也没用。”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长期被否定未来的孩子,大脑里负责规划的海马体会变 “懒”,慢慢形成 “反正就这样” 的宿命论。就像给孩子的人生盖了个天花板,再怎么跳,也摸不到更高的地方。
    2. “你看人家谁谁谁”—— 用比较偷走孩子的自信
    楼下的朵朵每次考试后,妈妈都会说:“你看隔壁小明,考95分还在刷题,你考80分就满足了?” 现在朵朵一听到 “小明” 就烦,甚至故意考砸:“反正我不如他,考再好也没用。”
    孩子的价值,不该是 “比别人强”。当父母总拿别人当标杆,孩子要么叛逆对抗,要么彻底放弃 —— 因为他永远达不到 “别人家孩子” 的高度,慢慢就会觉得 “我本身就很差”。
    3. “你这辈子都改不了”—— 给孩子的人格贴 “坏标签”
    表姐总当着外人说女儿 “自私”:“有好吃的从来不知道分,跟她爸一个样。” 现在外甥女分零食时会偷偷藏起来:“我妈都说我自私了,那我还分什么?”
    语言是有塑造力的。当你说孩子 “自私”“懒惰”“笨”,这些词会像印章一样刻在他心里。久而久之,他会真的相信 “我就是这样的人”,干脆懒得改了。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把 “伤人的话” 换成 “托举的话”,孩子会给你惊喜
    同样的意思,换种说法,效果天差地别。试试这3个沟通公式:
    1. 不说 “你怎么总做错”,而说 “这次错在哪里,我们一起改”
    孩子打翻牛奶时,别急着说 “你怎么这么毛手毛脚”,可以说:“没关系,我们先拿抹布擦掉。下次拿杯子时,手指抓紧点杯柄,试试?”—— 聚焦 “怎么改进”,而不是 “你有多糟”。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2. 不说 “你一点天赋都没有”,而说 “你这次比上次进步了 XX”
    女儿学跳绳时总跳不过3个,哭着说 “我永远学不会”。我没说 “加油”,而是说:“妈妈刚开始连1个都跳不过呢。你看你今天比昨天多跳了 1 个,这就是进步呀!我们每天多练5分钟,肯定能越跳越多。” 她吸吸鼻子,拿起跳绳:“那我今天要多跳2个!”
    3. 不说 “哭有什么用”,而说 “我知道你难过,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儿子玩具被抢,哭着回来时,别骂 “就知道哭,真没用”,可以说:“玩具被抢了肯定很委屈(共情)。下次遇到这种事,你可以说‘这是我的玩具,我玩完再给你’(方法),要不要现在我们先练一遍?”—— 先接住情绪,再给解决办法。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父母的嘴,是孩子的风水
    纪录片《人生七年》跟踪拍摄了14个孩子的成长,发现一个规律:那些从小被父母用积极语言鼓励的孩子,哪怕家境普通,也敢闯敢试;而总被负面暗示的孩子,哪怕天赋不错,也容易自我设限。晋级托管学堂,家庭教育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藏着 “我能行” 的火苗,父母的话要么添柴,要么浇灭。别让我们的随口一说,变成孩子人生的 “魔咒”。
    下次想对孩子说 “你不行” 时,不妨换句:“没关系,我们一起试试。” 你会发现,孩子眼里的光,会亮得让你惊讶。
     


      托管班加盟

      手机网站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4000-400-826

      邮 箱:jjxx2008@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马连道南街华睦大厦901室

      晋级教育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2807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