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关于教育机构如何做地推的问题,问初创机构怎么招生的,一般都会告诉你“做好方圆三公里地推”。手上没货的时候,渠道合作就是零;产品没验证过的话,品牌宣传也是零。初创机构少去碰电梯广告和户外广告,烧钱,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产出,那个事情是大品牌机构玩的,以品牌露出为最终目的,初创机构应该是每一分钱都要有产出。
12
关于机构选址,分享几点看法:
1.先确定业务、机构定位,再去考虑选址的问题(早教、少儿、K12?社区店、商超店?);
2.然后再去定位目标人群(家长年龄、学生年龄);
3.再是购买力(产品定价、家庭收入);
4.根据如上分析出来的数据,去看位置,重点关注方圆三公里的配套(小区房子数、入住率、周边配套、大型商超、周边学校);
5.最后才是定具体位置(好不好找,有没有主干道,是否好停车等)。
13
机构做社区活动,需要注意几个点:
1.动员物业协助宣传,在业主群或者群发短信;
2.活动形式避免单纯的摆点,可以做汇报演出或者是读书会等能够吸引家长和孩子围观的活动;
3.需要做好流程的设计,签到、发卡,凭卡进入再进行活动环节;
4.可以设计流量产品,现场销售低价产品,诱发二次上门;
5.做好社区受众分析,确保有的放矢。
14
教育机构是线性运营,无论机构大小,都要关注资源到服务的四个要点;
2.服务型机构靠口碑资源存活,但由于其不确定性因素多,所以导致机构很难做大;
3.市场型机构会努力的拓宽资源口,再不断的去优化上门、签约、服务,以确保最大化产出;
4.无论是哪类机构,都脱离不了优化服务的前提,同时,也不可忽视资源的力量,没有资源,服务再优质也难存活!
5.口碑资源不稳定,也有限,同时,伴随着外界机构不断的在进行广告铺设,在一定程度上,机构的口碑资源会越来越少,逐步陷入生存难的境地。
15
一位优秀的课程顾问,大抵要把握住如下3个认知:
对自我成长的认知:即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职业规划等;
对整个教育行业的认知:面对客户的时候,能够给客户量身定制出学习方案,这需要结合整个教育行业来看待;
对公司和产品的认知:机构产品的由来、理念、解决什么问题,能有什么效果等。
16
初创教育机构怎么开始招生,如下思路或许可以帮到大家。
1.首先确定产品(包括:产品设计、营销包装);
2.其次开始市场行为(线上、线下,优先从线下开始);
3.再是邀约客户上门(配合销售工具);
4.现场谈单咨询(配合产品手册);
5.签订合同、安排上课、教学反馈。
17
机构怎么招不来生?怎么做不大?而且,一旦招生不好,反射性的都会认为是市场的问题!教育机构的运营,是线性运营,千万要记住。每一种现象会对应一个原因,找到症结所在,一步步的去解决!如果只是想当然的去做判断和处理,最后给企业带来的会是“更高的市场投入、更高的人力投入、更低的签约产出”。
18
地推这个事情,也是个技术活,或者说所有的市场行为都是技术活!
首先要明确一个点:销售额获取的本源是什么?本源是一个电话号码,有效的电话号码。有效号码从哪里来?从一堆潜在客户号码中来。
所以,原则上中小机构的所有市场行为都应该是以获取名单作为出发点。然后再去分析,潜在客户在什么地方,学校门口Or社区Or商超?同时分析这一部分客户的年龄,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家长跟孩子同时在现场,优先提起孩子的兴趣。
也就是可以配合一些小礼品+单页+信息登记表进行地推,信息登记表上的内容越简单越好,毕竟我们不是查户口的。
最高明的营销方式,应该是不断的针对目标客户的喜好,打磨出来一套适合他们的营销方式,随后,到流量中去,突出特色,吸引咨询。
强推和单纯的派单在现如今将越来越难产生效益,毕竟我们现在面对的是85后和90后家长。所以,先回到客户身上去,再去给出对策;不是一味的按着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
19
关于“办学许可证”的问题,有几点看法:
1`整顿势在必行;
2.注意搞好关系;3.优先处理K12板块;
4.初始数据来源于各家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
5.没有进行工商注册的、藏在居民楼的小作坊,除非被举办,要不然被查的可能性不大。6.不能侥幸也别怕,毕竟我说的也只是猜测!
20
教育机构招生大概可分为这几步:采单(地推、派单、送小礼品,留联系方式)、邀约(拿回来的电话,写邀约话术,拨打电话,邀约上门体验或参加活动)、咨询(破冰,了解具体需求,规划学习方案,逼单)、签约(讲解合同、签订合同,支付费用)。PS:所有的宣传,一定要以获取名单作为第一要务!